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病例分析

发布时间 2022-11-03    阅读 2174

药 物 超 敏 反 应 综 合 征 ( drug induced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IHS) 又称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 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 , 是一种少见且致命的药物不良反应, 其特征是潜伏期较长, 伴皮疹血液系统异常和内脏损害 本病的确切发病率不详, 致死率可达 10% DIHS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与某些疾病和普通药疹难以鉴别, 容易误诊误治抗结核药物所致 DIHS 临床比较少见 , 其相关病例的诊治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病例简介

患者, 女, 28 岁, 既往体健, 无家族遗传病史, 父母体健本次入院 2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 2 次( 少量鲜红色血凝块) , 于外院就诊, 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 辅查 γ-干扰素阳性2020 4 19日转至传染病医院就诊, 予异烟肼片( 0.3 gpoqd) 利福平胶囊( 0.45 gpoqd) 盐酸乙胺丁醇片( 0.75 gpoqd) 吡嗪酰胺片( 0.75 gpoqd) 诊断性抗结核治疗( 此次就诊辅查肝功能正常) 1 周后于传染病医院复查肝功能异常, 停用所有药物 20 余天患者肝功能恢复后, 调整给药方案予异烟肼片( 0.3 gpoqd) 利福喷 丁 胶 囊 ( 0.45 gpobiw ) 盐 酸 乙 胺 丁 醇 片( 0.75 gpoqd) 注射用链霉素( 0.75 gimqd) 治疗,期间未出现发热皮疹等不适使用该治疗方案 3 周左右患者自诉于注射链霉素 2 h 后出现畏寒发热( 一般13: 00 ~ 14: 00 出现发热) , 最高体温 39.5 ℃ , 持续至22: 00 ~ 24: 00 自行缓解患者因发热 3 d 于外院就诊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 WBC) : 3.0×109·L-1, 中性粒细胞计数( NEUT) : 2.27×109·L-1, 淋巴细胞计数( LYMPH ) : 0. 27 × 109 · L-1C 反 应 蛋 白 ( CRP ) :10 mg·L-1, 给予连花清瘟胶囊地榆升白片治疗, 1 d后患 者 全 身 出 现 皮 疹, 仍有发热辅助检查: WBC 2.87×109 ·L-1NEUT 2.24 × 109 ·L-1LYMPH 0.2 ×109·L-1随即停用连花清温胶囊地榆升白片, 改用利可君片患 者 自 述 仍 有 发 热皮疹, 最高温度约39.0 ℃外院治疗期间一直未停用抗结核药物为求进一步诊疗, 2020 6 10 日收入四川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患者 此 次 入 院 体 格 检 查: 体 温 36.8 ℃, 脉 搏88 ·min-1, 呼 吸 20 · min-1, 血 压 99/67 mmHg( 1 mmHg = 0. 133 kPa) , 身高 157 cm, 体质量 45 kgBMI18.25 kg·( m2) -1神志清楚, 体检配合, 口唇无发绀, 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湿啰音胸膜摩擦音, 心率 88 ·min-1, 心律齐, 未闻及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 全身未见皮疹


辅助检 查 WBC 1.690 × 109 · L-1NEUT 2. 24 ×109·L-1LYMPH 0.299×109·L-1, 嗜酸粒细胞数( EO)0.064×109·L-1CRP36.72 mg·L-1, 估算肾小球率过滤( eGFR) 127.13 mL·min-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82 U·L-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12 U·L-1, 碱性磷 酸 酶 ( ALP ) 188 U · L-1, 总 胆 红 素 ( T-BiL )21.4 μmol·L-1, 直接胆红素( D-BiL) 14.9 μmol·L-1, 间接胆 红 素 ( I-BiL) 6.5 μmol · L-1, 降 钙 素 原 ( PCT)2.04 ng·mL-1

入院诊断: 发热待查; 原发性肺结核; 药物性肝损伤

入院用药方案: 利福喷丁胶囊( 四川明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号: 19120342) 0.45 gpobiw; 异烟肼片(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批号: 81D06011) 0.3 gpoqd; 盐酸乙胺丁 醇 胶 囊 ( 沈 阳 红 旗 制 药; 批 号:1910031) 0.75 gpoqd; 注射用硫酸链霉素(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号: 3061190901) 0.75 gimqd;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 80 mg, 静脉滴注, qd( 以上药物医嘱执行时间 15: 47) 19: 00 患者全身出现 散 在 麻 疹 样 皮 疹 并 伴 有 瘙 痒, 体 温 升 高 至39.5 ℃ , 医生考虑链霉素过敏可能性大, 立即停用链霉素, 加用二线抗结核药物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 扬子江药业集 团 江 苏 紫 龙 药 业 有 限 公 司, 批号:
20101391) 500 mg, 静脉滴注, qd2020 6 12
患者过敏症状未缓解, 加用枸地氯雷他定片
10 mgpoqd; 依巴斯汀片 10 mgpoqn;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
60 mg, 静脉滴注, qd 抗炎抗过敏治疗, 用药后皮疹逐渐消退, 体温下降, 最高体温 37.4 ℃2020 6
15 日患者再次发热, 最高体温 39.0 ℃体检: 右颈中部及左颈根部扪及直径约 0.8 cm 大小淋巴结, 质软
双上肢腹部背部新发散在皮疹, 压之褪色, 伴有瘙痒考虑感染合并药物过敏, 于是停用利福喷丁胶囊
异烟肼片盐酸乙胺丁醇胶囊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加用注射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2.25 g, 静脉滴注,
bid, 抗感染治疗, 其余药物治疗方案维持不变20206 16 日患者反复高热, 最高体温 40.0 ℃ , 颜面部
水肿, 皮疹蔓延至全身, 肘窝为甚, 伴有瘙痒, 嘴角出现疱疹
考虑病毒感染引起高热, 当日行人类疱疹病毒-
4
( EBV) 筛查, 结果为阴性使用赖氨匹林 0.9 gimst退热2020 6 17 日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 依然
反复高热, 最高体温
39.7 ℃ , 全身皮疹未改善辅助检查: 骨髓涂片及流式无特殊头颅全腹 CT 平扫未
见异常, 胸部
CT 显示右肺下叶前基底段见数个纤维硬结灶浅表淋巴结彩超提示腹股沟左锁骨上腋下
见肿大淋巴结, 大小平均约
10 mm×6 mm( 胸部 CT 见图 1; 血常规肝功能见表 1) 因患者高热不退, 再次使用赖氨匹林 0.9 gimst 退热

2020 6 17 日为明确患者发热原因及下一步治疗方案, 进行全科病例讨论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川崎病) , 其他类型药疹( 剥脱性皮炎SJS /TEN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型药疹等) 和淋巴瘤相关疾病( 如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淋巴瘤性红皮病药物性假性淋巴瘤) 均可表现为发热皮疹多处淋巴结肿大内脏受损等临床症状2-3, 需鉴别诊断临床药师用药建议: 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之后才出现发热皮疹血液系统异常多处淋巴结增生等症状, 考虑抗结核药物引起迟发性变态反应可能性大, 除停用利福喷丁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外, 建议停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 药物治疗方案应尽量精炼


激素治疗会促进结核分枝杆菌播散, 暂不使用, 如症状持续加重可考虑使用激素继续寻找血液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相关疾病证据主管医师采纳药师建议, 仅保留氯雷他定片多巴斯汀片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复方二氯醋酸二异丙胺注射液进行抗过敏保肝治疗


2020 6 19 日患者体温有所下降, 最高体温38.2 ℃ , 皮疹面部水肿有所好转2020 6 23 日患者精神状态较好, 无发热, 全身未见皮疹, 当日出院嘱患者每周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 半月后复查胸部CT

出院后随访, 患者未再出现发热皮疹咯血症状,监测血常规肝功能未见异常患者于 2020 7 21 日于传染病医院行抗结核药物激发试验, 证实对异烟肼和乙胺丁醇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