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服抗凝药在心房颤动消融围术期的应用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 2022-07-18    阅读 3773

关注我们


pexels-castorly-stock-4058278.jpg

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由于其发病率和总死亡率的增加,不仅是国内更是世界正在面临的一个疾病负担。


一项疾病经济负担状况的调查显示,该疾病已成为一种全球流行病。伴随科技的进步和手术水平的创新,导管消融(catheter ablation,CA)治疗房颤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有症状性持续性房颤患者实施导管消融手术的已经越来越普遍,虽然患者普遍耐受良好但这种手术并非没有风险。


因此,充分的围手术期抗凝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最新的国际房颤治疗指南推荐导管消融围术期不间断使用口服抗凝剂。




在过去的6-7年中,新型口服抗凝药(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上市并获批应用于房颤抗凝的种类逐渐增多,围手术期口服抗凝治疗的选择范围有所扩大。NOACs由于其起效快速、不需要常规的长期监测以及较少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普遍。


一项由RCT作为证据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的CA,不间断的NOACs策略不会显著增加大出血或小出血事件发生率。考虑到NOACs易于使用以及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和安全性和有效性,NOACs被认为是接受CA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


CA治疗AF是公认的治疗药物难治性房颤的一线方法。尽管手术技术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了C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血栓栓塞仍然是最令人恐惧的围手术期并发症之一。减少CA期间和之后发生TE的风险需要多方面的方法,其中围手术期抗凝起核心作用。


CA术前、中、术后抗凝的目的是在不过度增加不良出血风险的情况下最小化栓塞事件风险。一般来说,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有两种广泛的方法,中断或不间断。


中断指的是在CA进行前停止口服抗凝剂,无论是否使用其他抗凝剂,而不间断指的是在整个围手术期继续口服抗凝。


抗凝剂增加了决策的复杂性。与华法林相比,目前的数据普遍支持NOAC药物使用安全,且与任何额外的风险或不良事件(血栓栓塞或出血)不具有关联性。目前,基于随机试验的现有证据,达比加群和利伐沙班是华法林不间断治疗的合理替代品。

pexels-karolina-grabowska-5206948.jpg



尽管NOACs多年来一直在临床应用,但在AF CA围术期中使用不间断的NOACs进行抗凝的策略并未大面积推广。有几个因素导致了这种情况。


首先,决策者担心没有容易得到的抗凝逆转剂,以防止危及生命的出血(如心包填塞)。但是,支持这种方法的RCTs只有小样本量的研究。


随后,大型RCTs在AF的CA期间显示了不间断的NOACs的安全性和疗效并公布了超过7900名患者的数据分析比较不间断的NOAC和不间断的华法林,在预防血栓事件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出血风险更低。





导管消融是控制房颤心律的有效方法,其围术期的抗凝治疗是预防栓塞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了解不同抗凝剂在围手术期消融设置中的优势和局限性是很重要的,这有助于制定一种合适的抗凝管理方法,以确保充分的围手术期和术中抗凝并平衡术中出血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Guo Y, Lip G, Lane DA. Lifestyle and risk factor modification for reduc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We could do more. Trends Cardiovasc Med, 2020, 141(16).

2. Calkins H, Hindricks G, Cappato R, et al. 2017 HRS/EHRA/ECAS/APHRS/SOLAECE expert consensus statement on catheter and surgical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xecutive summary. Europace, 2018,20(1):157-208.

3. Nogami  A,  Harada  T,  Sekiguchi  Y,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Minimally  Interrupted Dabigatran vs Uninterrupted Warfarin Therapy in Adults Undergoing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19,2(4):e191994.

4. Hohnloser SH, Camm J, Cappato R, et al. Uninterrupted edoxaban vs. vitamin K antagonists for abl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ELIMINATE-AF trial. Eur Heart J, 2019,40(36):3013-3021.

5. Cardoso R, Willems S, Gerstenfeld EP, et al. Uninterrupted anticoagulation with 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  in  atrial  fibrillation  catheter  ablation:  Lessons  learned  from  randomized trials. Clin Cardiol, 2019,42(1):198-205.

6. Ha FJ, Barra S, Brown AJ, et al. Continuous and minimally-interrupted 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 are both safe compared with vitamin K antagonist for atrial fibrillation ablation: An updated meta-analysis. Int J Cardiol, 2018,262: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