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腔镜手术围手术期出血防治的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 2022-04-13    阅读 5197


一、术后出血


腹腔镜微创手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目前已经成为多数泌尿外科手术的首选 方式。近些年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提出和普及,对手术中及手术后康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手术医师技术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高难度泌尿外科手术都可以通过腹腔镜完成,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来越低。但围手术期的出血,包括术中出血和术后手术创面渗血,仍然是腹腔镜手术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术后出血是泌尿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预后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危及生命。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血管损伤、创面出血等是导致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高龄患者比例较高,尤其是泌尿系统肿瘤的患者,高龄比例更高。泌尿外科手术脏器多位于腹膜后或盆腔内,位置深,手术操作空间小,暴露困难。常有异位血管或肿瘤滋养血管,术中容易出血而且止血困难,尤其是在腹腔镜下操作,更加困难。



二、防治建议


许多药物可导致泌尿外科手术中出血风险增加。主要包括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深静脉血栓、房颤患者使用的抗凝药物,以及治疗慢性疼痛的非甾体抗炎药。在术前需要全面、系统地评估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有无引起出血的危险因素,以预防或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风险。


为了防治术后出血,患者术后要心电监护24h,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注意观察患者尿量及引流液的颜色和引流量。泌尿外科术后除切口疼痛外,导尿管和各种引流管均可以导致患者疼痛不适。通过术后多模式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应激反应,改善患者预后。


腹腔镜手术多数为经腹腔路径,对肠道功能有一定影响,术后容易出现腹胀的情况。膀胱全切肠代膀胱术,手术直接涉及肠道,更容易出现肠胀气,肠梗阻等情况。


患者术后可采用半坐位,同时术后早期少量饮水,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动恢复。尽量减少使用或早期拔除各种管道是ERAS重要理念之一。包括早期拔除引流管,非下尿路术后早期拔除尿管等,均可达到术后加速康复的目的。


三、总 结


有效防治围手术期出血是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临床医生应予以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 Guo J, Zeng Z, Cao R, Hu J. Intraoperativ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ic urological surgeries: a single institute experience of 4,380 procedures. Int Braz J Urol. 2019;45(4):739-746. doi:10.1590/S1677-5538.IBJU.2018.0601

  2. Inoue T, Kinoshita H, Satou M, Oguchi N, Kawa G, Muguruma K, et al. Complications of urologic laparoscopic surgery: a single institute experience of 1017 procedures. J Endourol. 2010;24:253-60. Erratum in: J Endourol. 2010;24:2161.

  3. Watrowski R, Kostov S, Alkatout I. Complications in laparoscopic and robotic-assisted surgery: definitions, classifications,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 an up-to-date review. Wideochir Inne Tech Maloinwazyjne. 2021;16(3):501-525. doi:10.5114/wiitm.2021.108800

  4. Secin FP, Savage C, Abbou C, et al. The learning curve for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 study. J Urol. 2010;184(6):2291-2296. doi:10.1016/j.juro.2010.0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