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与监管动态
1. 中国医保新政全面落地
电子处方流转全国推行:4 月 1 日起,全国定点药店停止接受纸质处方,慢性病患者可通过医保电子处方平台线上购药,单次最多开具 12 周药量,减少复诊次数。
药品追溯码全覆盖:所有药品外包装强制标注 20 位追溯码,患者扫码即可查询药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农村及小型药店用药安全短板被补齐。
医保跨省家庭共济试点:山东、江苏等 8 省率先实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省内异地共济,可支付配偶、父母、子女的门诊费用,年底将推广至 80% 省份。
2. 德国电子病历全国推广
4 月 1 日起,德国电子病历系统(ePA)覆盖全国医疗机构,患者可通过数字化平台共享诊疗记录,提升医疗效率与安全性。
3. 欧盟医疗器械法规更新
4 月起,欧盟允许医疗器械制造商以电子形式提供使用说明书,替代传统纸质文档,适用于所有专业用户设备。
二、科研与技术突破
1. 肿瘤免疫治疗里程碑
O+Y 双免疫疗法提前获批:美国 FDA 于 4 月 8 日加速批准 Opdivo(纳武利尤单抗)联合 Yervoy(伊匹木单抗)用于一线治疗 MSI-H/dMMR 结直肠癌,患者疾病进展风险降低 3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未达到,显著优于单药治疗。
CAR-T 疗法挺进 III 期:Cartesian 公司 BCMA 靶向 CAR-T 疗法 Descartes-08 在重症肌无力 IIb 期试验中,71% 患者症状显著改善,且无需预处理化疗,门诊即可用药。
2. 多模态医疗技术突破
清雷科技毫米波雷达睡眠监测:全球首个非接触式医疗级睡眠监测系统亮相上海 CMEF 展会,通过毫米波雷达 + AI 技术实时监测呼吸、心率等十余项指标,精度达医疗金标准,已落地全国 100 多家医院。
多模态影像融合诊断:数坤科技 “数坤坤” 大模型整合 CT、MRI 等影像数据,肺结节检出率提升至 99.2%;PET/CT-MR 融合技术精准识别小肿瘤(<0.5cm),诊断准确率提升 30%。
3. 新药临床试验启动
礼来 GLP-1 / 胰淀素双靶点疗法:4 月 8 日启动 Eloralintide + 替尔泊肽联合治疗肥胖的 I 期临床,诺和诺德同类药物减重效果达 22%,市场潜力巨大。
信达生物玛仕度肽治疗 MASH:针对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的 II 期临床登记,计划纳入 165 名患者,评估肝组织学疗效。
三、国际组织与公共卫生行动
1. WHO 发布全球健康倡议
世界卫生日聚焦健康开端:4 月 7 日,WHO 总干事谭德塞呼吁全球关注儿童健康,强调 “健康开端” 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启动大流行应对措施测试计划。
抗真菌药物短缺警告:4 月 1 日,WHO 发布首份真菌感染检测与治疗报告,指出侵袭性真菌感染致死率高达 88%,过去 10 年仅 4 种新药获批,亟需创新研发。
2. 俄罗斯肺炎疫情引发关注
4 月上旬,莫斯科等地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初期检测排除新冠、流感,后确认为耐药支原体感染(含 ermB 基因突变),重症转化率达 15.7%,引发国际防疫信任争议。
3. 中国海关严防登革热输入
4 月 8 日,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要求对来自登革热疫区(如美洲)的入境人员加强健康申报和医学排查,口岸运营单位需清除蚊虫孳生地。
四、学术会议与行业动态
1. 全球顶级医疗展会
第 91 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4 月 8 日 - 11 日在上海举办,近 5000 家企业参展,清雷科技、数坤科技等展示 AI 医疗、智能监测等前沿技术。
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年会:4 月 5 日 - 9 日在圣地亚哥召开,荣昌生物泰它西普治疗重症肌无力的 3 期数据以 “突破性研究” 亮相,98.1% 患者症状显著改善。
2. 中医药国际交流
中国中医药合作交流大会:4 月 1 日 - 3 日在郑州举行,聚焦中医药产业创新与国际化,设立特色诊疗技术、中药饮片等展区,推动 “一带一路” 医药合作。
五、行业融资与合作
Solu Therapeutics 获 4100 万美元 A 轮融资:4 月 9 日,波士顿生物技术公司 Solu 宣布完成 A 轮融资,用于开发消除疾病驱动细胞的创新疗法,礼来等机构参投。
信达生物与礼来深化合作:双方联合开发的 GLP-1/GCGR 双靶点药物玛仕度肽启动 MASH 适应症临床,探索代谢疾病治疗新路径。
总结
4 月上旬,全球医疗领域在政策创新、技术突破、国际协作等方面多点开花:中国医保改革加速数字化,欧美推动医疗法规升级,肿瘤免疫治疗与 AI 技术持续突破,WHO 聚焦抗真菌与大流行应对,国际展会与学术会议引领行业风向。这些进展不仅体现了医疗科技的前沿探索,也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