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肌肉骨骼疼痛,如腰痛、背痛、膝盖痛和脖子痛,影响全球20%至33%的人群。这类疼痛源于骨骼、关节、肌肉或韧带的病变,可能由急性转为慢性病症,如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疼痛不仅带来体感上的不适,还可能导致身体僵硬、运动受限,并引发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导致残疾。
全球约17.1亿人受肌肉骨骼疾病困扰,其中腰痛在160个国家中导致的残疾率最高。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使用增加和寿命延长,肌肉骨骼疾病的负担加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导致的残疾生活年数(YLD)从2000年到2017年增加了19.9%,预计这一负担将持续增长。慢性疼痛的管理仍面临挑战,早期识别和治疗肌肉骨骼疼痛至关重要,可显著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并避免疾病恶化。因此,面对疼痛症状时,及时采取行动是关键。
药物治疗策略及选择
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策略
药物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目标是有效控制疼痛,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策略包括:
1.优先使用不良反应最小的药物,从外用药物开始,遵循阶梯给药原则。
2.从低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渐调整剂量。
3.考虑患者的共病和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安全。
4.根据疼痛类型选择合适的给药时机和剂型:重度反复发作的疼痛选用快速起效和作用短效药物,持续性疼痛使用缓释或控释药物。
5.联合使用作用机制互补的药物,与高剂量单药治疗相比可减少不良反应。
6.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康复锻炼)结合。
7.动态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
临床常用治疗药物:
临床上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疾病的常用药物见下图。
点击可查看清晰大图
外用NSAIDs治疗CMP
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
外用NSAIDs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治疗中的优势显著。《中国外用NSAIDs治疗急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合理用药多学科指南(2022版)》指出,外用NSAIDS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的疗效与口服NSAIDS相当,但安全性更高。 《老年人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认为,外用NSAIDs 药物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较少发生口服 NSAIDs 药的全身不良反应, 对于轻中度疼痛和局部疼痛患者可优先选择外用 NSAIDs 药物。 《经皮贴剂疼痛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1)》则直接推荐 NSAIDs 经皮贴剂作为 CMP的首选治疗药物(推荐等级 1A)。 其他国际指南(如EULAR)指出,当单独使用NSAIDs经皮贴剂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联合使用其他途径的镇痛药。 联合用药策略不仅有助于减少口服镇痛药的剂量,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还能确保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这种以外用NSAIDs为基础,减少口服镇痛药物的多模式镇痛方案正逐渐成为疼痛管理的主流趋势。
市场上的外用NSAIDs,如氟比洛芬、双氯芬酸等。与传统外用剂型相比,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具有载药量大、药物释放性能好、透气性强等优势被临床广泛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在用药部位的肌腱、肌肉、骨关节周围组织的药物浓度较口服药物高,对肝肾功能干扰小,有利于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高,可减少关节疼痛僵硬,改善功能,尤其适用于老年慢性肌肉骨骼疼痛患者临床治疗。
表2 外用NSAIDs的优势
点击可查看清晰大图
非药物治疗方法的演进
非药物治疗方法在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管理中的演变显著,逐渐形成了一个多模式干预管理体系。早期的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基础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和简单的物理活动。随着研究的深入,治疗方法开始多样化,运动康复(有氧锻炼、太极、瑜伽)、辅助疗法(如矫形器、护膝、按摩、营养)、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治疗)、祖国传统医学(如按摩、针灸)、当然也有手术治疗(如微创介入治疗、外科手术)。
现代疗法不仅关注疼痛缓解,还注重提升患者整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例如,麦肯基疗法和水疗对腰痛和关节炎有显著效果。基于肌筋膜释放的按摩疗法有效缓解肌肉紧张,而认知行为疗法则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疼痛应对策略,改善情绪状态。针灸通过激发体内自我疗愈能力,促进内啡肽释放,从而减轻疼痛。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形成了一个全面的治疗体系,涵盖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旨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反映了医疗领域对更安全、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追求。
总结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对全球范围内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了解肌肉骨骼疾病的全球趋势、药物治疗策略、外用NSAIDs的应用优势以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医疗提供者制定更加精准的治疗方案。优化外用NSAIDs的使用策略,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疼痛管理解决方案。未来的研究应继续探索外用NSAIDs在不同肌肉骨骼疼痛类型中的应用潜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文字丨悦医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丨来源包图网
说明丨该文章仅限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