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孩子在医院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父母的陪伴、小伙伴的探望,玩具还是美味的零食?
……恐怕目前为止还没有敢拍胸脯吧。
Edith Cowan大学世界首发“儿童需求问卷”(NCQ)
这是第一份用来衡量在院学龄儿童的调查问卷
自我评估心理、社会、身心情况需求的重要性
和实现情况
孩子们的需求是什么?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FCC)是一种国际公认的护理理念,目前研究者们正积极开展工作,探索和开发一种以儿童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CFCC),这种模式将儿童作为家庭和社区背景下的护理服务的核心,将儿童,父母和家庭纳入共同决策(SDM)。
但大话不能说得太早,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医疗诊所中让监护人改变角色,尊重儿童需求,这并不容易。原因有很多,最简单的一项是,我们连儿童在住院期间的需求都搞不清楚,OH不,是从来没想过去了解,有必要吗?
澳大利亚在2016 - 2017年有超过170万儿童入院,有短期住院(1~2天),也有长期和定期住院的儿童。ECU护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则是意图开发和心理测试住院儿童需求 (NCQ) 的新工具。
儿童完成自我报告测量的最合适时间是5-30分钟。在综合了大量前辈经验,参考已有量表参,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儿科地区的193名学龄儿童的测试下,NCQ最终形成了4个因子和16个项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需求分为ACT活动; CAR关怀; INF信息; REL关系四个方面,比如:
能够去游戏室
要知道我很安全并会得到很好的照顾
工作人员告诉我那些正在服用的药物
那个工作人员听我说
……
孩子们的需求很重要!
首席研究员Mandie Foster博士表示,这项研究填补了我们去理解儿童在医院环境中感受上的空白。
Foste博士说:“从历史上看,有关儿童在医疗保健环境中的需求和文献主要限于成年人回答儿童的调查。据我们所知,此前没有任何工具可用于评估住院期间学龄儿童的需求。”
让孩子住院接受治疗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成年人,我们经常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假设,但医院对于许多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可怕且陌生的环境,我们不应该假设我们知道他们的感受。倾听和理解可以让孩子们对他们所处的情况有一种额外的信心。”
并且“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儿童自我报告对于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政策,研究和理论发展至关重要。”
Foste博士认为,孩子的需求往往与他们父母的需求相互关联,所以如果父母感到知情,有价值和受到照顾,那么他们的孩子更容易感到放松。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感觉安全意味着妈妈和爸爸在这里帮助照顾我,微笑的护士,与我交谈的特殊时间,即便仅仅是对话,就能让在院的时间变得更好。”
医院对绝大多数儿童
“疼”、“冰冷”、“哭”
儿童的感受和需求
是父母和医生需要额外关怀之处
这,对于繁忙的年轻人和儿科工作人员来讲
有点难耶